2017年9月,中国农业银行普惠金融服务模式被纳入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案例库,这是中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服务主题的第一个国际化案例。这意味着,农业银行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将被来自全世界的高级管理人员学习、分析,为推动世界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农行方案”。
一直以来,农业银行的初心和使命,就是服务“三农”和县域,服务实体经济。多年来,农行上下求索,敢于创新,通过机制体制改革创新,构建起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网点人员资金渠道优势,将金融服务延伸至广袤的乡村沃野。
回眸2017年,前三季度农行县域贷款、涉农贷款、扶贫金融贷款增量均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三农金融事业部9项监管指标全面达标;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一号工程成效显著,“三农”金融服务和金融扶贫迈上新台阶,充分发挥了金融服务“三农”国家队和主力军作用。
“三农”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农行姓“农”,“三农”始终是农行的立身之本。正如农行董事长周慕冰在该行举办的党的十九大精神第四次专题学习会上强调的,要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承担起农业银行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全力服务好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重大战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特别是要服务好“三农”,既为股东、员工创造价值,更要为社会、国家创造价值。
2017年,农业银行顺应国家“三农”政策导向和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趋势,以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服务“大三农、新三农、特色三农”为重点,不断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和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了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主体、新业态加快发展,助力“三农”转方式、调结构、增收入。
重点领域金融服务明显增强。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2017年以来,农业银行共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35.88万户,贷款余额675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余额1556亿元,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83%和59%。同时,积极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银行出台专门信贷政策,积极支持重大水利工程、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行水利贷款余额达3000多亿元。
这一年,农行金融脱贫攻坚成效显著,金融服务的精准度进一步提高,产业扶贫能力进一步提升,精准扶贫产品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基础金融服务网络进一步延伸,定点县金融扶贫成效进一步突显。
作为金融系统唯一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农行对国家扶贫重点县,单独配置了信贷计划,逐县制定金融服务方案,落实金融扶贫专项考核,切实加大扶贫贷款投放力度。截至2017年11月末,在83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贷款余额8075亿元,比2015年末增加1951亿元,增长31.85%,重点支持了一批助减贫、惠民生、促增长的重大工程、骨干企业和扶贫项目。
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开局良好。农行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一号工程”自2017年5月全面推进以来,围绕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统一平台“惠农e通”建设,集中发展“惠农e贷”网络融资、“惠农e商”农村电商、“惠农e付”支付结算三大业务,各项工作均取得了积极进展,实现了良好开局。截至2017年9月末,农行“惠农e贷”农户贷款户数5.95万户,贷款余额86.9亿元;“惠农e商”累计上线商户140.6万户,交易金额1997.7亿元;“惠农e付”使用场景和支付产品进一步丰富,完成互联网化升级的惠农通服务点16.4万个,占比达到26%。
全面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这一年,农业银行持续深入推进以“一张卡(惠农卡)、一个代理服务点(惠农服务点)、一台电子机具(转账电话、POS机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存取汇兑等)”为核心内容的“金穗惠农通”工程,让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便捷的基础金融服务。
普惠金融事业部开局良好。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加1611亿元,满足“三个不低于”监管要求。37家一级分行均已成立相应机构,出台了一批政策制度和专属产品,“五个专门”经营机制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加快推广数据网贷业务,完成53家核心企业的商圈对接工作,累计发放贷款8428笔,累放金额23亿元,开创了“小额度、多客户、批量化”的小微信贷服务新模式。
农业银行因农而生,因农而长,因农而强。在积极做好“三农”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带动了农行“三农”和县域业务健康快速发展。截至 2017 年 9月末,农业银行在县域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 35443.23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3659.78 亿元,增长 11.51%。县域吸收存款 69775.60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5564.93 亿元,增长 8.67%。县域不良贷款率为 2.62%,比上年末下降 0.38 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 182.14%, 比上年末提升 11.84 个百分点。
全面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重农固本,安民之基。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金融工作也开启了新征程。
周慕冰在农行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党委会上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工作的具体实践和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重大任务,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七个方面的重大部署,这是新时期振兴乡村的总纲领和总抓手,也是农业银行全面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总遵循。
“农业银行作为‘三农’金融服务的国家队和主力军,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周慕冰如是强调。
他表示,今后一个时期,农行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工作:一是抓紧制定出台《关于全面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意见》。对照“乡村振兴”战略各项目标任务,明确农行支持乡村振兴的要求、目标、重点和措施,引导全行自觉主动加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二是抓好“七大行动”落地实施。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任务,认真落实“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要求,全面实施农行金融服务粮食安全行动、金融服务农村产业融合行动、金融服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行动、金融服务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行动、金融服务县域幸福产业行动、金融服务“三农”绿色发展行动和农村普惠金融服务行动“七大行动”。三是强化产品创新支撑。加大“三农”特色产品创新和整合力度,着力打造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产业融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农”幸福产业、“三农”绿色金融、农村普惠金融等产品线,确保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都有产品对接、有服务方案。四是深入推进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一号工程”。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一号工程”目前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今年要持续推动此项工作再上台阶,在业务规模、经济效益、发展均衡性和品牌影响力上全面突破,打造新时代农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新优势。
为“三农”提供金融支持一直是农业银行的服务重点和经营责任。接下来,农业银行将继续高举服务“三农”、做强县域旗帜不动摇,始终坚持商业化服务“三农”不动摇,明确服务重点,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用情、用心、用力做好“三农”金融服务工作,当好金融服务“三农”的国家队和主力军。
来源:中国金融家
作者:本刊记者黎阳
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zgjrj/201802/t20180227_133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