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531-66660090

“七剑客”纵论普惠金融体系构建和路径创新

 

12月17日上午,由山东省金融办指导,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山东省普惠金融研究院主办、济南大学金融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7第二届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论坛在青岛即墨举行。

来自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齐鲁工业大、中国城市管理研究院、青岛银行、蚂蚁金服等高校金融机构等七位专家学者就“普惠金融体系构建和路径创新”中的普惠金融与中小微企业融资,普惠金融与三农服务,物联网与普惠金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新变化、新路径、新策略,普惠金融与金融服务创新,互联网与数字普惠金融,微贷技术、供应链金融与服务模式创新等话题发表个人独到观点。

“普惠金融在中国虽然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是普惠金融还有‘最后一公里’,最后落地,网点下沉,落到乡村层面和困难人群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还有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触达人群,……但是还有很多的现实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震认为,打通最后一公里要借助于技术普惠化,在技术普惠的基础上实现金融普惠,可以在实现低成本运作的前提下,加速金融普惠。这就要求平台公司和推动者要明白这些新资源如何开发,新技术如何应用,让用户体验感更强。另外,就是普通的P2P、众筹、小贷公司也能利用征信风控的技术,实现资源共享。然后就是平台和用户怎样对接的问题,这也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刘江宁认为,普惠金融的四大核心支柱主要是是审批系统、定价系统、风控与不良处置、证券化系统。在论坛上,她分享了研究的普惠金融创新生态系统,这套系统根据经营性风险的有效管理需求,建立的有效小微贷款的审批系统。这套系统把风险分为经营性风险和非经营性风险,并能区分开来。

“打通科技金融通道的重要方面,也是当前的普惠金融的难点和痛点;当前我们山东要加强新旧动能转换,在进行普惠金融设计的时候,一定要重视科技金融创新。” 北京交通大学服务经济与新兴产业研究所所长、博导、冯华教授则认为,科技金融是普惠金融的重要方向,也是当前在普惠金融方面取得进展最大的方面。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力发展各类VC、PE、产业基金的各类股权类的直接投资。比如北京中关村直接投资已经占到50%以上,目前山东一个地级市直接投资大约不到10%,很多地区8%、7%;二,积极探索科技保险,知识产权抵押等金融创新工具,开展科技信贷业务。第三,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培育良好的金融生态,让风投有退出渠道。

人民日报社中国城市报社副总编辑、中国城市管理研究院院长陈柳钦认为,发展普惠金融要构建五个体系,普惠金融机构的供给体系、产品创新的服务体系、政策环境的支撑体系,风险监管和防范体系、消费者的教育保护体系。这样才能通过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为实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

来自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山东省普惠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赵建发表了“普惠金融的逻辑困境与现实试验”的最新研究成果。他认为,普惠金融的难题是中间段,可能是50万-300万的客户,50万以下的得到的金融比较充分,500万以上的大的客户也得到的金融服务比较充分,但是50-500万之间的,就是不充分的,这个中间段,这块也是普惠金融非常难做的地方。

赵建介绍了青岛银行在这方面的创新:一是体制创新,建立了特色支行。特色支行是特事特办,里面很多做法完全跟传统银行不一样。二是把看中抵押资产转成看重数字资产。

“科技驱动是蚂蚁金服在普惠金融方面一个主要的驱动力,也是未来实现中国普惠金融领域发展的根本性的驱动要素之一。”蚂蚁金服北京属地事务总经理李明凯认为,蚂蚁金服的云计算、大数据,可以很高效的实现海量计算,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同时无论从客户营销,还是从风险防控方面,都可以起到更精准的作用,特别是在线上风险评估领域。

作为一家科技金融公司,致力于用数据和技术扎根实体经济,蚂蚁金服主要面向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提供高效、平等的金融服务。在论坛上,李明凯介绍了蚂蚁金服网上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小微贷的例子,现在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的大数据现代风控,实现的无抵押的线上纯信用贷,所谓310模式,就是3分钟放款,1秒钟到帐,无人工干预,大概一笔在两块钱左右。

“真正做普惠金融,我觉得两个点非常重要,一个是科技应用,另外一个就是开放的心态和开放的模式,这个需要产业链的各端一起去完成的。包括蚂蚁金服和科尔沁牛肉合作,为农户放贷款,供应链金融贷款;另外,和中国农信合作,做线上+线下的模式,服务农村的小微精准。中国农信它的优势是在于广泛的县域的网络,这和我们线上的风控结合,达到一个优势互补”。李明凯介绍,蚂蚁金服正致力于打造提升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提升社会各界信用意识,通过芝麻信用的服务,结合不仅是金融场景,是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公共交通、出行、住酒店、借还,逐步帮助社会实现免押金,免抵押,通过人的信用来满足自己服务的各个方面的一个目标。

“未来的发展,金融科技、科技金融融合创新,这是必然的趋势,也是将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齐鲁工业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山东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博导徐如志教授认为,应该引导普惠金融更多地服务科技金融,反过来科技金融又来支撑。现在有几个银行,如平安银行,在做各种针对小微金融的标准化服务,实际上直接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直销银行的模式,直接到了个体。如果村镇银行,包括小贷机构,如果不迅速转变方式,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

来源:大众网

作者:记者 王景霞 穆姝珺

https://w.dzwww.com/p/925201.html?f=vvvvvP&pt=weixisession

 

 

 

转载请注明来源:“七剑客”纵论普惠金融体系构建和路径创新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sdpuhuijinrong.com/view/1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