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531-66660090

夏斌:释放金融风险是稳增长前提

 

宏观经济的增长目标“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哪一个更重要?国务院参事夏斌认为,惠民生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促改革和调结构是动力也是工具,稳增长是基础条件,释放金融风险是稳增长的前提。

夏斌是在近期由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举办的“新经济·新治理”论坛上表达上述观点的。他解释称,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时期,经济的稳定增长为民生改善提供了物质基础。

但是,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还需调整,通过加快制度改革和供给侧改革以调整结构,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政府只有通过改革、调整结构、稳增长等一系列政策来实现最终惠民生的目标。

其中,稳增长和防风险是对立又统一的存在。如果风险得不到及时且逐步地释放,最终会爆发系统性风险。因此,在经济调整的特殊时期,稳增长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稳增长和防风险之间的矛盾。

资本风险是如何出现的?

首先,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速下滑,但消费需求逐步扩大。中国的GDP增速从2007年的14.2%下跌至2017年第三季度的6.9%,GDP中最终消费贡献率已经从2003年的48%上升至2016年的64.6%。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国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回落0.7个百分点。

一方面,GDP的增速在下滑,投资增速下降,所以消费相对上升。另一方面,消费的增长高于GDP的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国。

其次,M2不断扩张,总体杠杆率也居于高位。据中国央行数据,截至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5.57万亿元,同比增长9.2%。国家金融与发展研究室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全社会杠杆率为249%;根据国际清算行最新数据,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中国总体杠杆率为255.6%。

夏斌续指,M2的增长表示,市场投放了大量的存量货币,同时GDP下滑与社会杠杆率上升,说明投资效率在下降,新增资本的产出比例在下行。即,面对大量的货币存量和债务,而动能转化、改革结构调整又是缓慢的,所以市场逻辑决定当前经济增速下行。

由此可见,资本风险的出现是必然的。经济增速下行,企业的收入减少,要进一步确保经济稳定地增长,市场创新和释放一些风险是前提。夏斌坦言:“如果不让该破产的企业破产,还继续占用社会资源,资产负债表缩水不了,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就配置不了。也就是说,只有让一些风险释放了,才能把经济稳住,才能让经济持续增长。”

如何实现五个经济增长目标?

第一个维度是,加强供给侧改革,发展新兴、信息化工业,优化结构,寻找新产能,达到稳增长的目的。

第二个维度是,主动释放和化解多年来累积的风险,同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我认为经济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今天的经济是延续了昨天的运行结果、运行轨迹”夏斌说。

来源于 财新网

作者:记者 潘宇静

http://economy.caixin.com/2017-11-08/101167185.html

转载请注明来源:夏斌:释放金融风险是稳增长前提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sdpuhuijinrong.com/view/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