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针对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融资难”问题,宿迁市财政局加快探索金融服务有效模式,在普惠贷款、股权投资、外汇稳定三个方面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进一步助力培育更多、更稳固的经济增长点和财源贡献点,促进形成“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2024年9月,宿迁市入选财政部公布的2024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名单,全省仅3个城市入选,宿迁是苏北地区唯一入选城市。
以促发展为导向,着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宿迁市财政局依托财政风险补偿资金池,与18家银行合作推出7类普惠金融贷款产品,坚持以财政资金“小杠杆”撬动银行贷款“大放量”,不断提升风险补偿基金增信功能,在“小微贷”“苏科贷”等省级产品基础上,创新推出面向智改数转企业、人才初创企业的“宿数贷”“雏英贷”,满足不同类型的融资需求。同时,对“市企贷”风险分担模式进行升级,将“政银”合作模式转变为“政银担”三方协同发力,引入担保机构进行“见贷即保”,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对银行最高给予80%的风险代偿。
截至2024年末,全市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及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速分别达到38.1%、15.55%,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同比下降9.01%,极大程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24年末全市人民币贷款余额突破7000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占比保持全省前列。据宿迁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会介绍,宿迁财政风险补偿资金池注重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精准服务实体经济,持续推动降低企业融资门槛、融资成本,助力企业发展壮大。2024年新增发放贷款超65亿元,惠及企业和个体工商户3800余家次。
以高质效为目标,规范高效管理政府投资基金。政府投资基金是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支持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兼具“政策导向”与“市场运作”双重属性,采取股权投资的方式支持企业,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宿迁市财政局聚焦国家、省、市重大发展战略,推动组建“1+11”母子基金集群,认缴总规模达86亿元、实缴规模30亿元,既有投资百亿级产业项目的市级母基金,也有专项服务乡村振兴、智能制造、酒都建设等市场化、区域化的子基金,不断扩大基金支持覆盖面。基金设立以来,累计对外投资项目58个、投资额21.19亿元,主要投向新材料、新能源、机电装备等主导产业,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扶持十余家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江苏苏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马口铁包装材料、食品级不锈钢薄板、钢塑复合薄板等金属包装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镀铬薄板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世界第一。为支持企业设备改造升级,宿迁市产业发展基金投资5000万元,助力提升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目前该企业正在申请新三板挂牌。苏讯新材董事长李龙来说,宿迁市产业发展基金不仅带来了融资支持,也为破解企业发展瓶颈提供了有效的资源对接,成为企业成长路上的“好伙伴”。
以牵引力为驱动,着力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随着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扩大,双向波动渐成常态,2024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幅度达4.9%,外贸企业汇兑损失风险逐渐加大。宿迁市财政局将普惠金融示范区与宿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相结合,在全省率先推出“宿汇金”业务,依托财政风险补偿资金池支持中小微企业开展外汇套保,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更好地做好稳外贸、保经营主体工作。自“宿汇金”业务开展以来,合作银行累计为247家企业免保证金办理3.05亿美元的外汇套保业务,累计为外贸企业减免保证金约5800万元。截至2024年末,全市套保企业覆盖面从业务开展前的31%提高至50%,外汇套保率达43%,较业务开展前提升了12个百分点、位居苏北第一,为财政探索逆周期调节方式提供了新路径。宿迁联盛(7.620, 0.07, 0.93%)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常务副总裁缪克汤表示,公司有一半产品出口,汇率波动对公司盈利有一定影响。“宿汇金”产品帮助公司零成本锁定远期结汇价格,保障了利润。
下一步,宿迁市财政局将进一步深入践行“大财政”理念,以创建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为契机,深化财政金融协同联动,发挥政策叠加效应,积极做好“财政+”普惠金融文章,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作者:沈灿 秦佳妮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2-12/doc-inekeern27153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