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宣恩县数字普惠金融“贡信贷”及“整村担保”融资服务启动仪式在宣恩县椒园镇黄坪村隆重举行。
活动现场,县内3家银行机构与该村7户经营主体签订贡信贷授信合作协议,累计授信635万元。县担保公司与黄平村签订“整村担保”合作,预授信金额2000万元,切实助力市场主体提档升级。
“通过贡信贷平台,宣恩农商行给我们专业合作社授信贷款额度300万元,随时能使用,特别方便,为我们合作社在黄金梨的收购、销售提供了足额的资金保障,真是雪中送炭。”宣恩县鸿胜黄金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金文高兴地说。
数字普惠,金融为民。如何为涉农经营企业和农户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金融服务体验,让金融“及时雨”直达田间地头及产业一线,一直是县域普惠金融存在的短板和致力提升的目标。
数字赋能,融资服务实现一键办理
为全面统筹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数字化建设,宣恩县投入1788万元聚力打造“数字乡村”建设示范样板,为丰富数字普惠金融“贡信贷”融资服务应用场景提供坚实数据支撑。同时,为加快涉农信用信息成果转化应用,提升三农享受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捷度,在“数字乡村”平台基础上创设了数字普惠金融“贡信贷”融资服务平台,丰富平台融资需求提交、信用信息归集、预授信评定、金融知识宣传、担保增信获取、信用培植等7大核心功能运用,实现农村融资服务一键办理。自2024年8月选取宣恩农商行作为试点金融机构开展“贡信贷”系统测试以来,先后审核了68户客户申请,审批了通过贷款51笔金额合计606万元。
本次启动仪式,将“贡信贷”承办行进一步扩大到了全县所有金融机构,通过“贡信贷”线上服务窗口,融资需求可实现一键提交,信用信息归集实现一键交汇,融资“预授信”实现一键评定,金融知识宣传实现一键覆盖,担保增信实现一键申请,信用培植实现一键培育,农户和涉农经营主体足不出户通过平台实现线上申贷一键触达,通过数据自动跑路,金融机构能够快速捕捉各类融资需求并精准送贷上门,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通过平台可实现林权、土地经营权、宅基地、农业机械、应收账款、光伏发电等农村资产一网集成,并线上精准向县内银行金融机构及担保公司推送,为线下核查及精准匹配林权、土地经营权及牲畜活体、光伏发电收益抵质押融资及农业机械反担保增信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聚力创新,资产融资活力多面激发
聚焦县域农村资产及农业特色产业,积极创新农村资产质押融资模式,在落地土地经营权、林权、农业保单等抵质押融资的基础上,宣恩县在全省率先开办“茶业链”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探索开办农村“光伏助力贷”“硒畜活抵贷”等质押融资服务等,实现农村融资活力多面激发。
“没想到通过我们养殖的450头梅花鹿也能申请贷款,有了这笔资金我们计划完善养殖设施设备、扩大养殖和生产经营。”宣恩县吉鹿原养殖专业合作社得到宣恩农商行发放的100万元“硒畜活抵贷”,通过自身健康发展带动周边220余村民就近就业增收。
宣恩县万寨绿之韵茶厂通过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以核心企业宣恩县伍台昌臣茶业有限公司的应收账款作为质押,向宣恩农商行成功申请到200万元信贷资金。
据统计,宣恩县已累计发放茶产业链应收账款质押融资2500万元;为275户养殖大户新增畜禽产业贷款近3000万元;向160户农户提供光伏助力贷综合授信589万元,单户平均授信约3.68万元,2024年度新增农业产业链融资4.07亿元,农村资产活力得到全面激活,农村融资渠道得到有效拓展,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不断注入了新活力。
优化服务,金融环境再上新台阶
宣恩县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探索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及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通过建立“行业主管部门+金融监管部门+银行+担保+村支两委”五位协同工作机制及“数字融资平台+金融村官+整村授信+整村担保+普惠金融工作站”五位一体金融服务模式,实现融资服务高效连通,为涉农经营企业和农户提供便捷、高效、精准、低成本的金融服务体验。
宣恩县积极创新下沉政银企对接活动,按照“先行试点、乡镇铺开、全县覆盖”的工作思路,以行政村为单位开展“贡信贷”平台、金融知识宣传推介及银企签约对接活动,让金融惠及直达田间地头及产业一线。本次在椒园镇黄坪村举办宣恩数字普惠金融贡信贷及“整村担保”融资服务启动仪式就是一次卓有成效的探索,为下一步工作扩面达效果提供了经验遵循。
下一步,宣恩县将继续完善“贡信贷”及“整村担保”融资服务模式,为全县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高效、便捷、普惠的融资服务,不断优化全县营商环境,促进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新网湖北新闻
作者:钱黄茜子 吴慧 冯博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4-10-19/doc-inctaqxt75751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