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党委委员、副董事长、行长赵海华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的这五篇大文章,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为未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指明了主攻方向。稠州银行是一家扎根浙江的中小银行,普惠金融是该行赖以生存的发展根基,是立行之本、应尽之责。
新华财经: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稠州银行在这五大业务领域的优势和短板分别是什么?准备如何分别落实好这“五篇大文章”?
赵海华:在科技金融方面,我行积极完善产品与服务,重点支持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人工智能、新能源、新零售、电商、教育培训、2025智能制造”等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缺担保”的特征,我行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专利权及商标权质押贷款、动产质押贷款、不动产二押、原材料质押贷款等,辅以“税易贷”“政保贷”等产品,降低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门槛;针对核心科技型企业供应链融资需求,我行创新推出“1+N”融资模式及线上化融资产品,延伸惠及产业上下游客户融资服务。截至2023年10月末,我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38.6亿元(603户),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为22.6亿元(284户),科创企业贷款余额17亿元(239户)。未来,我行将积极探索科技金融特色网点建设,持续深化政银合作,聚焦科技型企业发展痛点难点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服务科技金融提供有力支撑。
在绿色金融领域,我行制定了绿色信贷战略和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将绿色金融纳入全行发展战略,通过合理有效配置授信资源,加大对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绿色经济的支持力度,严控两高(高污染、高耗能)及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投放。2020年—2022年,我行绿色贷款增速分别为33.2%、20.78%和42.88%。截至2023年10月末,全行绿色信贷余额61亿元,较年初增加7.35亿元。未来,我行将积极探索排污权质押贷款、竹林碳汇质押绿色贷款等新模式,利用浙江省内各地的“碳”指标,研发绿色低碳金融产品,有效推进“碳账户”建设。同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对新型、无污染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打造农村旅游、乡村民宿、茶叶等优势产业发展。
在普惠金融方面,稠州银行成立36年来,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初心使命,聚焦普惠小微,下沉服务重心,沉下心来做深做透“市场、社区、村镇”三大目标市场,在普惠金融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一直以来,稠州银行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城乡居民,小微业务是我们的“立行之本”,小微战略是我们的“优先战略”。面对当前同业“逐底式竞争”的现状,我们将聚焦自身主责主业和资源禀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普惠小微、乡村振兴等战略市场和重点领域,加快探索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在增量扩面的基础上推进普惠金融服务提质增效,一心一意地把普惠小微业务做精、做专、做深、做透,努力打造普惠金融服务特色银行、标杆银行。
在养老金融方面,我行从老年金融消费者需求出发,深化“银发”场景建设,不断提升适老化金融服务质效。为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我行积极优化服务设施、改造厅堂环境、完善服务流程,打造适老金融服务特色网点,改造开发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长者版”,以及智能柜员机、现金柜员机“长者版”,增配“语音播报”点钞机,厅堂内除配备医药箱、老花镜、放大镜、轮椅或拐杖、设置绿色快速通道。2022年以来,我行根据老年客户的特点及需求,完成了200余家存量网点的适老化设施改造,开设适老化服务网点。未来,我行将继续深化厅堂敬老、助老帮扶、公益课堂等金融服务,丰富完善个人养老金融产品,以实际行动敬老助老,不断提升适老化金融服务水平。
在数字金融领域,我行较早成立了数字金融部,搭建了较为完善的数字化建设组织架构,数字化机制流程已初成体系,在开展数据治理、应用大数据实施精准获客、智能风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行已全面建设完成湖仓一体、数据中台等数字化基础设施,运营分析平台、数据建模平台、数据资产平台、图谱分析平台、数据治理平台、外部数据平台等为数字金融业务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撑,覆盖事前准入、事中监测、事后预警等全生命周期。但我们在数据治理、数据资产积累等方面还有明显的短板,数字金融所需要的大数据分析人才储备较为短缺。未来,我行将更加坚定地实施“技术+数据”双轮驱动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加快推进系统性的数字化转型建设,进一步发挥和扩大数字驱动的竞争优势。
新华财经:会议提出,要优化资金供给结构,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稠州银行资产投放结构会做出哪些调整?将如何优化资源配置和考核?
赵海华:我行将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指导精神,坚守“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初心和使命,做深做实、深耕细作“小微零售、乡村振兴、国际业务、供应链金融”四大战略市场,构建更为高效、便捷、安全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扎实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我们将聚焦国家战略,主动优化信贷结构,持续强化对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项目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加大对普惠小微贷款、绿色金融、科技创新以及乡村振兴领域的投放,精准发力、持续发力。
在资源配置与考核引导方面,我行将进一步加大对战略业务的资源倾斜力度,聚焦普惠小微、乡村振兴、民营经济等领域持续优化资产投放结构。
一是按照“小微优先”发展战略,设立普惠小微信贷专项计划,促进小微企业业务增量、扩面、降价、提质,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助力稳经营主体、稳就业创业、稳经济增长。二是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信贷资源支持,积极主动下沉网点、下沉服务,以县域乡镇支行、农村金融服务站为抓手,深入对接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新业态和灵活就业人员,提升农村客户群体授信覆盖面和满意度,不断拓展农村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主动服务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伟大事业。三是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提高服务民营企业相关业务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持续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政策倾斜和信贷资源投入,进一步提高信贷获得便利度,保持民营企业信贷总量有效增长,降低民营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新华财经:会议提出,要完善机构定位,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稠州银行将如何开展特色化经营?
赵海华:浙江稠州商业银行是一家生于浙江、扎根浙江的区域性城商行,是中国经济、浙江经济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自身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息息相关。浙江是中国的民营经济大省,稠州银行从成立之初就有着民营经济的天然基因,与民营企业有着“同根同源”的血脉联系。我行将按照“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的要求,聚焦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着力打造服务民营经济的专营银行、特色银行、标杆银行。
我行将充分发挥自身体制机制灵活、决策效率高、市场反应快等特点,将更多的资源聚焦在民营企业,并在业务模式、产品服务、风控技术方面不断迭代创新,形成自身特色,更好地贴近民营客户的需求。同时,从战略层面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进行顶层规划,变革体制机制、商业模式和业务流程,把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银行改革发展、转型升级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优势特色,从战略上进一步重视民营经济,把民营企业作为战略客群进行拓展和服务,满足民营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来源:新华财经
作者:记者 吴丛司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312122930760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