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531-66660090

河北正定农商银行:普惠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思考

 

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努力探索一条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结合本地的区位特点,以辖区内各支行为纽带,积极构建三区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区、零售转型覆盖区、小贷中心实验区)、四级联动(县、乡、村、户)的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不断丰富惠农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探索一条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

加大乡村信贷供给。目前,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不高,已经成为制约做好“三农”工作的痛点、难点。服务农业现代化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领域,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三农”倾斜,才能为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供更多保障。与此同时,农村、农业和农民对多元化、多层次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日益迫切,现有的金融供给难以满足其实际需要。对此,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切实强化责任意识和机遇意识,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三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农业丰产、农民增收的金融需求。

积极创新信贷产品。要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大支农力度,争取将更多的支农资金投放到涉农领域,充分调动农村各类经营实体的积极性,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合作的原则,促进其加快发展,规范经营。在贷款投放上实行分类、分层次指导,拓宽支农领域,探索开展畜牧业贷款、中小水利设施贷款、中长期农资贷款等新的信贷品种。要用好用足国家政策,积极探索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房屋、农业生产资料(大、小农机具)、农作物等抵押贷款,不断完善土地承包权、林权流转市场,让各类生产要素在市场流通。要处理好风险控制与金融产品创新的关系,在加强金融风险管理的同时,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创新。

助力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的关键是要促进农户增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立足本地产业发展特点,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大对粮食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农户粮食生产贷款投放力度,精准对接农户需求,因地制宜,将金融产品送到更多有需求的客户手中,满足广大农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着力支持农民增收致富。

推动农资农贷下乡。为确保普惠金融落到实处,让有需要的农户得到真正的实惠,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用金融工具赋能农村产业链条、为农户降本增收,依托供应链金融平台,为广大农户提供送优质农资、农贷下乡服务,减少农资中间零售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供农资赊销服务,将质量好、让群众放心的农资农机产品送到农户手里,为农户提供农产品销售渠道。要为农户购买农资、农机具租赁使用及支付流转耕地地租等提供资金支持,有效缓解粮食作物种植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发挥金融的作用,拓展农业多种功能,适应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和多元服务需求,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教育、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发挥乡村传统特色手工业、特色产品优势,打造系列“小而特、小而优”的乡土特色品牌,促进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促进现代产业要素跨界配置、交叉融合,加快培育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农村金融机构要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增强基层网点人员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改善服务质量。要紧密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和农民的需求,在基准利率基础上,形成农业贷款利率行业约定,合理确定利率上浮区间、贷款展期期限等,促进和规范各金融机构适度有序竞争。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李振国(河北正定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3-07-28/doc-imzeetfz6662208.shtml

 

转载请注明来源:河北正定农商银行:普惠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思考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sdpuhuijinrong.com/view/1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