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531-66660090

一家小银行的普惠金融之路

 

在金融圈里有句话——小微金融“全国看浙江,浙江看台州,台州看路桥”。浙江路桥农合银行始终坚持“向实、向内、向小”的原则,践行普惠金融。截至2017年6月底,该行个人贷款余额101.13亿元,累计支持户数达57551户,占路桥当地总户数的45%;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4.49亿元,户数7085户,户均105万元,“支农支小”覆盖面位居区域首位。先后被浙江省政府授予“小微企业信贷服务先进单位”“支农支小优秀单位”“改革创新优秀单位”等称号,被浙江农信联社评为“普惠金融(2013—2015年)先进单位”,被中国银行业协会授予全国唯一的“年度最佳普惠金融机构奖”。

  “百晓普惠” 下沉服务

该行以每年一个主题的形式先后开展了 “百晓讲堂、百晓走访、百晓送贷、百晓驻勤、百晓争先”五大服务,有效实现了普惠金融全覆盖。一是村村推进“百晓讲堂”。自2013年活动开展以来,已举办宣讲活动1378场次,覆盖人群达12.6万余人。二是村村开展“百晓走访”。建立“村居基础金融数据库”,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2014年以来,建成“普惠金融示范村”236个,占路桥总村数的85%。三是逐户开展“百晓送贷”。由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以及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小微企业主等组成授信评议小组,采取“背靠背”方式,逐户评定授信额度,并上门发放贷款授信通知书。农户可凭授信通知书在该行所有营业网点直接办理贷款业务。自2015年活动开展以来,个人贷款授信总户数达10.2万户,占区域总户数的80%。四是全员开展“百晓驻勤”。将原来“网点式”前台服务调整为“全员式”驻勤服务,并在全省首创“丰收豆”客户大积分管理系统,把客户业务上的贡献度换算成“丰收豆”,增强客户金融产品消费的体验度。2016年以来,共开展各类驻勤服务955场次,其中开展“丰收豆”兑换710场次,发放大米等生活用品22万余份。五是全面开展“百晓争先”。全员参与,比学赶超,对指标排名进行按月通报、按季考核、按年评先。

  将信用直接变现

为切实解决小微群体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该行着力在融资方式上求突破,信用贷款成为主打产品。建成全省首个社区银行网格化管理平台,应用电子地图,根据经济群、集聚群的分布情况,将全区各乡镇(街道)划分为集镇中心区、居民社区、产业集聚区、市场商贸区、新路桥人居集区五大区块355个网格,实现从单纯管理行政村居民向管理区域所有人员转变,从“单一信贷”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变。全面推进网格批量授信,切实做到每家支行每周两晚下乡开展活动,通过集中签约、上门单独签约、网点签约等加强业务关联宣传。同时,根据授信评议的信息收集情况,完善客户信息档案,并根据建档率、授信率、签约率等进行验收。目前,该行已对273个网格进行授信,完善客户信息73582户,授信评议63739户,新增授信签约12803户,普惠签约率达50%。

该行于2013年3月首次提出“家信用”概念,以家庭信用为基础,以家庭创业为着力点,只要家庭成员签订保函,即可享受最高30万元的普惠信用贷。截至2017年6月底,普惠信用贷款27818户,余额22.74亿元。该行依托浙江省农信联社普惠快车和小微专车,以点带面,辐射推广。面向流转土地农民发放普惠福寿贷17768户,贷款金额7.65亿元;与税务局合作,推出“税A信用贷”,涉及企业158家,贷款余额6.73亿元。为解决客户经理做普惠信用贷款的后顾之忧,该行建立小微信贷尽职免责制度。明确规定在尽职的前提下,对发放10万元以下(含)个人小额贷款所发生的不良贷款,给予免责;对发放10万元至30万元(含)的个人小额贷款和200万元(含)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发生的不良贷款,给予减半免责。

  社银联通 将社保移到家门口

社银联通是路桥农合银行将服务下沉的一种尝试。对路桥区社保局来说,“小马拉大车”一直是一件头痛的现实问题。2016年路桥区社保局共办理社保业务35.5万笔,经办人员严重不足,经办服务质量和效率得不到有效保障。现在将社保大厅搬进银行网点,借助路桥农合银行的资源,可以起到借力打力的作用。实现了乡镇街道社保分中心的全覆盖。对路桥农合银行来说,联姻区社保局是其践行普惠金融的一种策略。随着电子化的推进,网点业务量的饱和度在下降,该行将社保业务收入囊中,进一步扩大了潜在客户群。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记者 王华庆 通讯员 蔡继林

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ncjr/phjr/201709/t20170905_123992.html

转载请注明来源:一家小银行的普惠金融之路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sdpuhuijinrong.com/view/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