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这一概念由联合国2005年提出,核心内容是以可负担的成本为小微企业和农民群体等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截至2017年6月末,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具体方案已全部出台,总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均已正式挂牌。普惠金融事业部将成为银行标配。下一步,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将加快步伐推进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
五大行普惠金融发展重点
(一)工商银行:为小微金融业务设臵独立信贷计划
成立普惠金融业务部后,工商银行将量身打造“六单”机制,一是单独的信贷管理体制,为小微金融业务设臵独立的信贷计划、独立的信贷管理体系;二是单独的资本管理机制;三是单独的会计核算体系;四是单独的风险拨备与核销机制,设置差异化的风险容忍度,执行差异化的核销政策;五是单独的资金平衡与运营机制;六是单独的考评激励约束机制,差异化考核问责机制,并对分支行普惠金融业务部门实行双线考核。
(二)农业银行:“三农+普惠”双轮驱动
6月30日,中国农业银行出台《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实施方案》,“三农金融事业部+普惠金融事业部”双轮驱动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全面建立。
农业银行表示,在持续提升三农金融事业部服务能力的同时,将按照《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实施方案》总体安排,不断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推动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获得性和满意度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
(三)中国银行:复制村镇银行模式
6月20日,中国银行以全国最大的村镇银行集团——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为基础,整合集团相关业务,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
中国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将整体规划协调集团各业务条线的普惠金融业务,真正聚焦小微、三农、双创及扶贫攻坚等群体,将在总结村镇银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标准化、可复制的经营模式,并选择部分经营性网点进行模式复制试点,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普惠金融商业模式。
(四)建设银行:普惠和非普惠相互配合
中国建设银行成立普惠金融发展委员会,协调推进建设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管理和发展,同时总行部门层面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承担全行普惠金融业务的牵头工作。
建设银行将不断完善与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业务模式、产品、服务和技术支撑体系,借助互联网等技术手段降低交易成本、拓展服务广度和深度,实现普惠金融和非普惠金融的相互配合、协同发展。
(五)交通银行:优化小微业务流程
交通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制改革,将推进各项监管政策在交行进一步落地实施,
将进一步提升交行普惠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以2017年7月挂牌成立的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为例,下一步将深入开展全辖小微业务发展大调研,全面剖析小微业务发展障碍,全面优化小微业务流程,修订相关产品管理办法,强化前中后台协调沟通,加强产品创新和指导经营部门营销工作力度,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普惠金融业务具体发展措施——以农行为例
(一)建立专门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相对于传统金融对象,普惠金融客户居住分散、规模较小、硬信息缺少、传统抵押品匮乏,其金融需求“短、频、急”。在一体化运作模式下,容易导致信贷等金融资源向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优良客户倾斜。因此,普惠金融需要建立专门的服务体系,确保有专门的机构、专门的人员、专门的资源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核心是“四个体系”:
一是专门的组织体系。从上到下均建立相应的专业部门和专门的工作团队,并实施垂直管理。如农业银行针对“三农”业务实施三农金融事业部制管理;针对小微企业,成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目前全行有1052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小微企业金融业务从业人员接近3万人;针对金融扶贫,在所有贫困支行成立扶贫专门团队。
二是专门的政策产品体系。针对普惠金融主体特点,围绕客户准入、评级、授信、抵押担保、期限额度等核心要素,建立一套差异化的政策和产品。目前,农业银行已创新推出50多项农户贷款产品、80多项小微企业贷款产品。
三是专门的网络渠道体系。充分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构建多层次、低成本、广覆盖、线上线下结合的普惠金融网络渠道体系。农业银行初步建立形成了“物理网点+自助银行+金穗惠农通工程+互联网平台”四位一体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到2016年末,农业银行县域物理网点达到1.2万个,自助银行6594家,“金穗惠农通”服务点63万个。
四是专门的资源保障体系。对普惠金融业务单列资源,单独核算,单独考核,增强激励约束。农业银行在全行信贷计划中单列涉农贷款、县域贷款、小微企业、农户贷款、83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支行等专项信贷计划,实行序时管理、封闭运行。
(二)创新普惠金融服务的商业模式
大型商业银行破解普惠金融成本高、收益低、风险大的难题,必须设计和选择有效的服务模式。农业银行在普惠金融实践中,探索推广了一批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主要有:
一是政府增信模式。即政府通过专业化担保公司和风险补偿基金等方式,为普惠。
金融客户进行增信,带动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如农行甘肃分行的“双联贷”、内蒙古分行的“强农贷、富农贷”模式。
二是特定融资主体带动模式。与符合承贷条件的特定融资主体合作,由特定融资。
主体统一承贷、统一还款,资金按项目分散使用,贷款本息偿还纳入政府财政预算,风险由财政兜底。如农行贵州分行的“美丽乡村贷”。
三是产业链(供应链)模式。与产业链核心企业合作,为产业链各环节的中小规。
模主体(如农户、小微企业、供应商等)提供整合服务,实现资金封闭运行、产品交叉营销和风险整体控制。如农行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链服务模式、河北白沟箱包产业服务模式。
四是代理银行模式。通过与学校、医院、小超市等商业实体签订协议,利用其商业网点为普惠金融客户提供部分基础金融服务,开展金融教育甚至提供信贷客户初步调查。如农行实施的“金穗惠农通”工程。
五是金融自治模式。通过优选行政村、产业群,构建区域内各类组织、核心成员的自治自律作用,形成面向区域内个人、企业、其他组织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如农业银行福建分行的银村共建模式、浙江分行的金融自治模式等。
来源:搜狐
作者:佰瑞分析
http://www.sohu.com/a/168613303_481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