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531-66660090

山东临邑农商银行“硬核”服务驱动普惠金融提档升级

 

临邑农商银行把打造优质金融服务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及时调研跟进客户需求,把柜台“搬”进客户心里,从细微处着手,用心用情用力诠释“支农支小”使命担当。

将“阵地战”变“运动战”,提升幸福指数

临时布置的柜台、摩肩接踵的人群、耐心细致的讲解……这些紧张忙碌的工作场景是临邑农商银行在回迁安置社区“驻村办公”时的画面。自辖内26个村庄的回迁安置工作开始以来,临邑农商银行各属地支行始终奋战在社区回迁一线,充分发挥金融效能,项目组、村委会、物业办、胡同口、百姓家……无不闪现着临邑农商人服务的身影。

“农商银行这几个年轻人好像是把办公室设在了我们老百姓身边,前一阵还在菜市场帮我们对账打款,这几天又跑到社区来代收回迁款、提供业务咨询,有他们在,我们在资金方面的难题就不用发愁了。”临邑县宿安乡费家村的村民尚金升乐呵呵地说道。

“看着客户办完业务后流露出的满意微笑和小团队满满当当的收获,一天的疲惫便一扫而空了。”临邑农商银行宿安支行行长王海龙充满干劲地说道。

临邑农商银行在落实省联社“驻村办公”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聚焦特色产业丰收、“三秋”生产、社区回迁安置等农户集体活动,组建“内外勤联动小组”,在种植大户、粮食收购、回迁社区打造“农商驿站”便民服务点,提供存款、转账、信贷咨询、金融知识宣传、代理收款缴费等综合性金融服务,大力推广“鲁担惠农贷”、住房按揭及装修消费类等适宜贷款产品。今年以来,累计搭建便民服务点16个,开展各类服务活动56场次,代收各类款项2.5亿元,办理银行卡2300余张,配套绑卡业务、聚合支付、智e通1898户。

让“头回客”变“回头客”,擦亮服务品牌

“赵行长,我这又收到了几袋子硬币的货款,还得麻烦你们帮我清点出来。”早上刚营业,科技支行行长赵辉就接到了崔先生的电话。因为生意,崔先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攒下不少零钱,且大多都是用胶带粘着的一元、五角的小额硬币,起初这些硬币的兑换问题是崔先生最头疼的事,但自从与科技支行有了业务往来,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每次攒多了,崔先生便“送货上门”或科技支行“上门取货”,大堂经理、柜台人员便利用下班时间对零币进行清点、捆扎,一来二往,崔先生成了科技支行的“回头客”,无论何时有需求,总能在农商银行得到高效的金融服务。“农商银行的服务太周到了,不仅我自己的金融业务都是在农商银行办理,我还介绍了许多朋友过去。”崔先生说道。

临邑农商银行积极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时刻把客户需求放在首位,致力于用热情、高效的服务赢得客户的信任,组织大堂经理及柜台人员开展文明服务礼仪培训及场景模拟演练、业务技能培训及比赛,使员工从新高度对服务意识有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和更彻底的落实,切实提高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客户的金融获得感、幸福感。

助“新农人”成“带头人”,增添致富动能

走进临邑县临南镇刘双庙村佰福康家庭农场,白色大棚绵延不绝,格外显眼,农场负责人刘公玉指着眼前的高温大棚向前来开展贷后回访的客户经理开心地聊起这几年的果蔬种植之路。“大棚内种植花卉、黄瓜、韭菜、西红柿等10 余个品种,无论什么季节,农场内总能看见来来往往的运输车辆,能有今天的收获和成绩,多亏了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

刘公玉主要种植反季节果蔬及花卉,因果蔬口味鲜、质量高备受消费者青睐,逐渐成为县域明星产品,订单一单接一单,供不应求,看着逐渐向好的经营效益,刘公玉萌生了扩大种植规模的想法,建立以“采摘+零售+批发”为一体的销售模式,但扩建大棚、购买农资用品等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农商银行得知农场面临的困难后,主动上门服务,在贷款条件、担保措施、贷款利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及时发放50万元的“鲁担惠农贷”,帮助他趟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而今,农场已建立高温大棚11个,拱棚36个,年销售收入可达90万元。

临邑农商银行坚定金融赋能乡村振兴,坚持以普惠型、便利性为导向,着力优化金融发展环境,推进“无感授信、有感反馈”全民授信进程,持续加强资源配置、创新金融产品、提高工作效率,“精耕细作”服务网格,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产业、普惠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让普惠金融服务到村、帮扶到户、惠及到人,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来源:齐鲁壹点

作者:韩宇

https://www.360kuai.com/pc/93f626d135a4cd12a?cota=3&kuai_so=1&refer_scene=so_3&sign=360_da20e874

转载请注明来源:山东临邑农商银行“硬核”服务驱动普惠金融提档升级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sdpuhuijinrong.com/view/1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