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531-66660090

泰安市推动普惠金融提质增效

 

近年来,泰安市构建“123”工作路径,全力推进普惠金融提质增效。全市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重为17.98%,比年初提高2.25个百分点,走在全省前列。

实施一个工程。泰安市政府将“央行资金+普惠金融”助企惠民工程,列入全市为民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通过发挥央行资金引领作用,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更强金融支撑。推出“央行政策联结贷”。通过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央行资金,联结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扶持政策,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涉农和小微经营主体的融资支持。今年累计发放再贷款再贴现106亿元。激励银行扩投放。最大限度发挥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作用,对符合条件的法人银行发放的普惠小微贷款,每季度按贷款余额增量的一定比例提供激励资金,目前共发放奖励资金6914万元。完善体系惠民生。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全市健全普惠金融组织管理体系,引导银行下沉服务重心,设立各类普惠中心、小微支行、社区支行等服务网点机构735家;加快试点打造,推动新泰市成功入选首批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获得中央1000万元资金支持。

搭建两大平台。发挥政府桥梁纽带作用,搭建对接、辅导两大平台,让“金融活水”更好润泽企业发展。搭建对接平台。分行业、分项目梳理汇总融资需求,建立融资需求台账,第一时间推送给银行机构,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精准对接;银行实地了解企业信息的同时,企业根据不同银行提供的利率、贷款期限等做出竞价选择,形成“即时推送、接单即办、双向选择”的对接模式,提高银企对接的质效。目前,已通过竞价机制推送融资需求项目1809个,提供资金支持679.4亿元。搭建辅导平台。组建85支金融辅导队和13支产业链金融辅导队,将小微、涉农、科创、制造业、“专精特新”等领域市场主体纳入金融辅导,每月下沉一线掌握企业诉求,点对点入企解读政策,对企业关心的财务成本控制、资金流动等方面问题把脉会诊,现场开出“药方”,为825家辅导企业解决融资130.36亿元。

建立三项机制。瞄准政策激励、服务创新、调度督促协同发力,以有力保障机制助推工作开展。建立政策激励机制。制定一揽子激励政策,比如聚焦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稳定,制定“金十条”政策;聚焦支持工业发展,出台“技改专项贷”;聚焦人才创新创业,出台“人才贷”等融资奖补政策,有力激发了市场活力。在抓好政策制定的同时,注重政策传导落实,建好政策宣贯直通车,不间断将上级支持政策、服务产品等推送企业,以最快速度、最大限度为企业落实金融政策红利。建立服务创新机制。坚持一手抓产品创新,一手抓减费让利。鼓励银行机构创新推出“强工贷”、“科创贷”、“专精特信贷”三大品牌、648个信贷产品。引导各银行机构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减免业务收费等方式,减轻市场主体综合融资负担。全市一般性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为672家企业做无还本续贷913笔,金额64.8亿元,极大减轻了企业“倒贷、续贷”的压力。建立调度协同机制。建立月调度机制,每月调度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制定下步推进措施。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按月对各辖市区、各行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排名,并向各县市区政府、省行寄送“成绩单”,传到工作压力,提高工作紧迫感。完善部门协同机制。加强与人行、银保监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金融联席会制度,共同研究推进普惠金融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预判发展形势,制定解决措施,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工作局面,共同推动普惠金融提质增效。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曹儒峰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QODR5KO0530WJTO.html

 

转载请注明来源:泰安市推动普惠金融提质增效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sdpuhuijinrong.com/view/1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