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15日在京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此次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从总揽全局的战略高度,全面统筹国内外政治经济大势,深刻把握经济金融发展规律,切实立足我国金融业发展实际,坚持底线思维、突出问题导向,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科学分析了当前金融形势,明确了做好金融工作的指导思想、重要原则和重点任务;就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加强和完善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金融领域的新篇章,是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金融工作、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与其4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一脉相承,既相互联系,又继承发展。在4月25日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了“金融核心论”、“金融安全观”、“金融大势判断”、坚持金融“底线思维”、探索我国金融发展道路、深化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质、提高领导干部金融工作能力、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十个方面的内容。在此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金融及金融工作各个方面所阐述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对上述十个方面内容的继承、完善和发展,这前后两次重要讲话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了全面的、系统的、权威的习近平金融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一是习近平发展和完善了他的“金融核心论”、“金融安全观”和“金融制度论”。此前,习近平提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此基础上,他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提出了要打造金融这一国家重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目标和任务。此前,他首次将金融安全提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将维护金融安全上升到维护国家安全的国家战略层面;此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完善了他有关国家整体安全体系的观念。此次习近平首次提出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这一新理念,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体系。
二是习近平明确提出了做好我国金融工作的指导思想。他强调,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遵循金融发展规律,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创新和完善金融调控,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推进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加快转变金融发展方式,健全金融法治,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这一指导思想,涵盖了推进我国金融工作的总体领导、工作基调、遵循依据、重点任务、方针政策、发展目标等多方面的内容,其内在联系,构成了有机整体。
三是习近平首次提出了做好金融工作的“四项重要原则”——第一,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优化结构,完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体系。第三,强化监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第四,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四项重要原则”成为衡量我们是否做好金融工作的“准绳”和“标尺”。
四是习近平深刻阐述了做好金融工作的“科学方法论”,即“三位一体论”。习近平强调,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这就告诉我们,服务实体经济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目的,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核心目标,而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为金融发展提供根本动力,这三方面构成金融工作的“三位一体”(整体)。金融工作“三位一体论”,是习近平提出的指导我们如何做好金融工作、完成金融工作任务的“科学方法论”。
五是习近平提出了完成金融工作重点任务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针对“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此前习近平提出,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此次他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为此,他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质量优先、效率至上的理念;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要改善间接融资结构;要促进保险业发挥长期稳健风险管理和保障的功能;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要促进金融机构降低经营成本。
在“防控金融风险”方面,此前他提出,准确判断风险隐患,采取措施处置风险点,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此次他强调,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学防范,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着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要推动经济去杠杆,坚定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要坚决整治严重干扰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强化金融机构防范风险主体责任;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法治体系。
在“深化金融改革”方面,习近平强调,要坚定深化金融改革。要优化金融机构体系,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完善外汇市场体制机制;要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按照中央统一规则,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金融管理部门要努力培育恪尽职守、敢于监管、精于监管、严格问责的监管精神。要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等。其中,新设立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与原有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相比,职能更完整,层级更高,金融监管协调效率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方面的职责得到明确和强化,有利于更加有效地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开放也是改革,开放促进改革,为发展提供动力。习近平指出,要扩大金融对外开放。要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要积极稳妥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合理安排开放顺序,加快建立完善有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有利于增强金融有序竞争、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的机制。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金融创新,搞好相关制度设计。
习近平提出的这一系列金融方针政策,为我们做好“三位一体”的金融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六是习近平对加强和完善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在4月25日的讲话中,习近平首次将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提到十分重要的高度。此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进一步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金融工作,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确保国家金融安全。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建好金融系统领导班子,强化对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要扎扎实实抓好企业党的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大力培养、选拔、使用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金融人才,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
金融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进程中,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提高领导干部金融工作能力、建设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重点从如上六个方面对金融工作作了全面、系统、权威、深刻的阐述和部署,对他此前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所阐述的金融工作十方面内容进行了继承发展和创新完善。这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做好党和国家金融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有机整体,是其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系统广大干部员工应当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做好党和国家金融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此指导中国金融改革发展伟大实践,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切实抓好金融改革开放稳定发展各项任务的落实,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与健康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卓尚进
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pl/cj/201707/t20170722_121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