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财富论坛”于2021年7月24日-25日在青岛召开。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供应链金融委员会主任、中国银行原副行长张燕玲出席并演讲 。
张燕玲表示 ,十四五规划当中,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作为一个决策部署。中小企业融资难,供应链金融成了解决中小企业问题的一个主要抓手。她认为,供应链金融要创新。十四五规划要双循环,高质量发展,里面最主要的就是将产业链卡脖子那个问题找出来,要补链,然后延长,延伸产业链。
以下为演讲实录:
张燕玲:谢谢。供应链金融不是我们国家创造的,在国际上有几十年了。我接触过供应链是在80年代初,我们改革开放的时候,那时候西方都给咱们贷款,一定要用买方信贷,就把我们银行放在里面。借给我们贷款,不是贷给企业,是贷给中国银行,中国银行转贷给企业,企业用钱怎么用?通过我们再开信用证,保函或者OA形式出去,也是从银行这里走的。这一个实际上是供应链。后来到八十年代初,我们拿着买什么?买他的资本货物,机床,大型机械设备来了以后才可以做三来一补,咱们原来哪有机器,都是这样的方式。实际上是他的一个供应链,这个过程当中把银行也拉进去了,本来他银行可以,拉进去对我们好处是什么?我们学到了供应链哪个地方怎么做。后来西方大企业开始做供应链,像我们现在这样,大企业用他的信誉给小企业担保或直接融资。是有这样的过程的。到2016年时国际商会在海牙开理事会,那时候我是理事,其中有供应链金融标准定义,我一看这个对中国太有利,中国第六年刚刚开始,国家开始研究怎么样推动供应链,然后2016,2017,2018,2019国家重点文件出来了,供应链怎么样,我们国家要培养中央那些国务院的文件都出来了。所以2016年我看这个事情这么重要,赶紧翻译成中文,我又写了一个整个的解读,但这个东西出去以后,银行里面影响比较大,所以银行后来成立交易银行五十人论坛,一定要让我当主席,保理供应链,深圳和广州那边也当五十人论坛主席,一直跟着这一个过来。
我自己的感觉是在供应链金融这一方面,我们中国一个是参与者已经比全世界都更活跃,欧洲大陆银行比较多,美国是其他的企业比较多,不一样,但中国什么都有,从参与方,我们有金融,类金融,自金融,新金融,供应链金融平台,就是参与方。然后我们的产品更加五花八门,我们国际上的那个标准八大产品,对它有争议。后来这一本书好多出版社追着我要出,我觉得版权不在我这里,应该是人家的版权。他们那边官僚主义,我说你们要多少钱给你,我们出这个书。结果他们说我们也没有拍板,还有一个原因开会时我们提出一些意见,就是说现在马上成立一个小组,工作组进行修订,修改。两年之内让他们拿出文件来,现在四年,五年过去,拿不出来这个修改的东西。但有一个好处是这个修改组的组长,工作组的组长是我们中国银行的徐俊,前几天把他选为银行委员会的副主席,就在他刚刚写的一个国际商会对供应链金融的报告,因为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每年要对全球进行贸易和结算调查,调查报告有很多年了,我在的时候一直搞,每年搞,报告出来以后说你的痛点在哪里,主要问题在哪里,什么方式,用了多少,根据这个报告写出来他们立场,然后再进行修改。这是国际上的,我感觉国际上没有中国这么积极,为什么中国这么进取?因为中国政府作用比较大,推动力比较强。
昨天发一个首届的供应链金融标杆单位,共有10个城市,94家企业,这里面外企也挺多。网上可以查到文件,政府推动力度比较大,特别是为什么?咱们一下子把它在我们的改革过程当中,中小企业融资难,把这一个供应链金融当成了解决中小企业问题的一个主要抓手。但国际商也是公认的,大家认为供应链金融是解决中小企业的,但是是之一不是唯一。还有十四五规划当中,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做一个决策部署,不细分了。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里面讲到要创新供应链金融,把这个结合起来,就是说我们这一个会,这个主题非常好。供应链金融要创新,大家知道我们的十四五规划要双循环,高质量发展,里面最主要的就是产业链的卡脖子那个问题在哪里,然后供应链卡脖子的要找出来,我们要补链,然后产业链我们要延长,延伸。
大家知道日本水泥有一百多种,法国的面粉也有一百多种。我们在这个产业链,它的这个产业链,这个企业里面这个融资是怎么搞的?一百种能够出来。我们和人家这个比还是有一点差距的。所以像中航他们这么搞,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它是在创新,但是我们国家我感觉到的问题在哪里呢?问题是供应链金融它还侧重金融,金融那些属性非常重要,因为有一些企业,我们国家很多供应链金融企业从外贸或者物流过渡而来的。所以他觉得我有四流融合就可以做了,实际上金融它的这一个属性,金融的审慎非常重要。
https://finance.sina.com.cn/hy/hyjz/2021-07-24/doc-ikqciyzk7419529.shtml